什么是爆炸极限?
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
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有爆炸(着火)下限和爆炸(着火)上限之分:分别称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
上限指的是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高浓度。在高于爆炸上限时,空气不足,导致火焰不能蔓延不会爆炸,但能燃烧。
下限指的是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低浓度。由于可燃物浓度不够,过量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因此在低于爆炸下限时不爆炸也不着火。
在日常生活和化工生产中,为了降低爆炸浓度极限,可以加入惰性气体或其他不易燃的气体来降低浓度或者在排放气体前,或者以涤气器、吸附法来清除可爆的气体。
气体或蒸汽爆炸极限(爆炸下限(LEL)、爆炸上限(UEL))是以可燃性物质在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如氢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4%~75%。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是以可燃性物质在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质量比来表示的,例如铝粉的爆炸极限为40g/m1。
气体爆炸的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
(1)火源能量
引燃混气的火源能量越大,可燃混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2)初始压力
混气初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特例:干燥的一氧化碳,压力上升,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3)初温
混气初温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大。
(4)惰性气体
可燃混气中加入惰性气体,会使爆炸极限范围变小。
预防爆炸的安全措施
(1)加入惰性气体或其他不易燃的气体来降低浓度。
(2)在排放气体前,可以以涤气器、吸附法来清除可爆的气体。
(3)安装气体检测报警器,时刻监测可燃气体浓度,一旦超过预设值会立即报警,还可联动外部电磁阀、排风扇等设施,预防爆炸的发生。